檳榔的故鄉是海南,在那里人們爬上高高的檳榔樹,摘下果子來生嚼;檳榔還有第二個故鄉,那就是湖南省的湘潭市。湘潭人對檳榔有獨特的嗜好,有別具一格的傳統工藝,徜徉在湘潭市區,您不時能聞到陣陣檳榔的飄香,體會到這里淳樸的民風。檳榔,已成為這座古城別具特色的名片。
  由于歷史上的機緣巧合,二百多年前湘潭人便喜愛上了檳榔,它不僅有多種中草藥提神順氣的結果,還是一種少見的休閑食品。檳榔與湘潭真是有著不解之緣,"吊吊手,街上走,嚼檳榔,交朋友" ,"檳榔越嚼越有勁,這口出來那口進,交朋結友打園臺,避瘟開胃解油性" 。這是源于檳榔的一首民謠,流傳于湘潭各地,從中也可看出檳榔在湘潭人心里是多么重要。民謠中關于檳榔可避瘟還有個神奇的傳說:神奇檳榔救活湘潭城,也許就是因為如此,檳榔在湘潭才占據著不一樣的地位。
  檳榔可作藥用,性溫,味苦,主治蟲積、食滯、脘腹脹育、水腫腳氣等癥。它又是一種果品,特別是在湘潭人的生活中,有著特殊的地位。湘潭人在相互客串中,待客可以不用,不用茶,只要敬上一口檳榔,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誠意了。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販中,以賣檳榔的生意較好。遍布全市各個角落的檳榔攤子,竟有數萬個之多。
  湘潭人吃檳榔很是講究。剛摘下的鮮果呈青色。形似鴨蛋而略短,先用水煮兩小時左右,使之變成棕紅色,再用薰七天七夜,就成了干果。這道工序一般在產地完成。買回干果后,用清水洗凈,用開水燙過,噴上少量糖精水,存放二十四小時左右,才可食用。食前用刀把檳榔剖成兩至四瓣,點上用石灰加飴糖熬成的鹵水,有的人還愛點上一滴桂子油,放入口中反復咀嚼,又甜又澀,芳香滿口,越嚼越有味,余味悠長。一口好檳榔能嚼得人面頰潮紅,渾身燥熱,甚至遍體生津。